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 
      高级搜索
访问群众出版社

聊聊派出所两年来的变化

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  2025/4/17 9:01:26
浏览次数:127  

  
  主持人:2025年是公安部《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三年行动计划》)收官之年,请大家介绍一下《三年行动计划》实施两年来所在派出所的主要变化,以及本年度内进一步落实《三年行动计划》的一些具体打算。

  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长丰派出所王明昊:基层提振行动激发了派出所的内动力
  《三年行动计划》实施两年来,在分局党委的领导下,长丰派出所大力实施基层提振行动,先后派员远赴福建、江苏、天津等地参观见学,对照先进、深化改革。
  一是做强综合指挥室。综合指挥室配备民警3人、辅警9人,集中办公、实体运行。根据任务需求,设置多个岗位,实行“四班三运转”运行模式。建立“红黄蓝”三色派警处警机制,分级分类处理警情。
  二是做优社区警务队。社区民警配备率达50%,建立了7个“五统一”标准警务室。辖区北翟营社区探索形成“四个五”工作法,经验做法先后被本市媒体宣传报道推广。
  三是做专案件办理队。将民警科学编组,优势互补。每组确定一名业务尖兵,对应值班班次负责案件侦办工作,根据案情需要合理调配警力。强化战术研究,对疑难案件集中攻坚,释放提升打击效能。
  基层提振行动的实施、“两队一室”改革的深化,充分激发了派出所的内动力,2024年,派出所辖区警情总量同比下降17.2%,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8.5%。2025年,派出所将在社会治理、多元调处化解、“五防”宣传工作中进一步实施基础提质行动,持续加强民警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,锚定“四个铁一般”标准,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,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过硬队伍。(郭军峰整理)

  甘肃省临泽县公安局平川派出所苏振涛:两年打基础 三年看冲刺
  两年来,平川派出所落实《三年行动计划》的要求,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取得了“命案零发生”“执法零过错”“服务零投诉”“民警零违纪”“矛盾零上交”的“五零”工作成效。我们创新社区警务机制,将警力推向村社、推向群众、推向治安要素汇集点,先后采集信息43227条,启用二维码门牌6146个,实现治安要素应管尽管。同时,我们以镇村社三级管理网格为依托,积极吸纳联防队员、治安户长、网格员等力量,组建镇村社三级义务巡逻队13支,推动建立了“人在网中走,事在格中办”的七项联动机制。
  收官之年,我们所将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方法,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,有效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,把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坚持好、发展好,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、贯彻好。始终坚持源头治理,健全事前防范、事中处置、事后回访机制,形成矛盾纠纷排查、介入、联调、评晒、回访闭环管理。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,针对涉非正常死亡、家庭婚恋、土地权属等法律专业性强、处置难度大、易激化升级的复杂纠纷,邀请司法所、法官、人民调解员提前介入、联动调处,提高调解兑现率。把“乡音乡情”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手段,注重以法育人、以理服人、以情感人。积极吸纳乡贤能人、综治(法治)中心网格员、义警、律师、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建联调队,充分发挥他们人熟、地熟的优势,形成多元化、多层次、多渠道纠纷化解新格局。(安学海整理)

  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陈家镇派出所陈飞帆:“平安家园”建设再上台阶
  《三年行动计划》实施两年来,陈家镇派出所围绕服务上海崇明陈家镇辖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主题,以“加减乘”工作法巧解社区警务“方程式”,切实为辖区群众解决烦心事,营造了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。
  一是签约结对,法治建设树标杆。“签约结对”是“三所联动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标志着派出所、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之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。这种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,树立了法治建设的新标杆。通过定期交流和案例研讨,各所之间实现了信息互通、经验互鉴,共同推动了地区法治环境的进步。
  二是做好“加减乘”法,联动调处开新局。为确保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,所里建立了“3+N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。一方面增强社会参与,抓实人民调解工作;另一方面形成化解合力,拓展行政调解覆盖面。2024年以来,通过“3+N”警校家的模式,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。
  三是招募义警,协同配合保平安。我们所还准备招募一批义警,在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巡逻、值守,协助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摸化解和违法犯罪线索上报,助力发挥社区警务工作在维护地区稳定、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中的重要作用。

  宁夏平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马晓灵:“四抓四提升”力促“主防”工作提质增效
  《三年行动计划》实施两年来,城关派出所采取了“四抓四提升”措施,力促“主防”工作提质增效。去年,辖区接报警、立治安案件、刑事案件、可防性案件、电诈案件全部下降,辖区社会治安秩序平稳向好,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高。
  抓基层强基础,提升治安防控效能。一是健全警务机制。牢固树立“派出所主防”理念,严格落实“两不办理”“两化”“两为主”工作要求,全面搭建综合指挥室、社区警务队、案件办理队“两队一室”架构,确保“主防”工作专职化、专业化、精细化。二是充实社区队伍。在辖区建成一类警务室17个,配备了17名专职社区民警、38名社区辅警,社区民警全部挂任社区、村居委副书记或主任助理。三是夯实基层基础。按照“一警五员”的工作要求,将辖区1120名网格员、禁毒专干、司法调解员、物业保安员、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纳入“主防”阵地,组织“一警五员”深入开展“百万警进千万家”活动,逐楼逐户开展入户走访排查和宣传防范,为派出所开展治安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  抓防控破小案,提升防范和打击能力。一是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警情研判和“两队”支撑作用开展侦查破案,案件查结率提高了20.3个百分点。二是积极开展拉车门防盗行动,有效预防盗窃车内财物案件的发生;加大对宾馆、网吧、加油站、校园、医院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,及时消除风险隐患;落实巡处一体化和“135”快反机制,提高快速反应、高效处置能力。
  抓重点强措施,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。一是强化矛盾纠纷“共调”。建立了由“一警五员”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三级排查机制,成立了“住所人民调解室”“和谐管家调解室”,选聘调解员41名,有效防止了“民转刑”、“刑转命”案件的发生。二是强化重点人群“共管”。联合镇党委、社区(村)等基层组织及社会群防群治力量,对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全部落实“五位一体”管控措施,对涉毒人员、刑满释放人员、罪错未成年人实行动态化管理和回访制度,有效确保重点人员管控到位。三是强化宣传预警“共治”。组建19个宣传小分队深入开展一对一走访入户,面对面宣传劝解,守护群众的钱袋子和幸福家。
  抓信息强应用,提升科技兴警水平。一是为民警辅警配发对讲机66部、4G执法记录仪65部,建成智能化指挥调度大厅,接入各类视频监控资源3000多路,为城乡接合部农户安装“小翼看家”2000多路,在治安复杂场所安装电子门禁及一键报警1000多套,实现了辖区九纵十二横街路巷及治安复杂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。在17个社区警务室全部接入公安网,实现了派出所民警“线上巡逻”目标。二是在综合指挥室建成智能化可视化指挥调度大厅,接入了公安综合应用平台、交通指挥等应用平台12个。
  今年,我们将聚焦主防导向和强基导向,进一步完善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模式,着力打造优秀的派出所工作团队,提高守正创新能力,深入推进派出所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  
  ……
  详见本刊2025年2期
  
  





编辑:派出所工作----石虹   

    站内搜索

关键字
方 式

Copyright 2007 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™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  邮编:100038    出版社位置地图
出版社电话:010-83905589  010-83903250(兼传真)  购书咨询:010-83901775  010-83903257
E-mail:zbs@cppsup.com   zbs@cppsu.edu.cn
互联网地址:www.cppsup.com.cn  www.phcppsu.com.cn